陆逢秋:“听这位后世评论者之语,后世民间应当仍旧十分重视除夕,否则也不会因除夕不放假而遗憾万分。只是,除夕不放假,外出工作的人如何有时间归家与家人团聚?岂不是吃不上团圆饭?”
众人都觉得除夕不放假简直不可思议,对后人生起浓浓的怜悯。
蔡素心道:难怪觉得昭文陛下好,原来是因为你们那边不给的,昭文陛下给!不就是假期吗,惠帝时期考勤不严,没有假期自己创造假期又有何不可?还是惠帝时期好。
【第二,朱宣伊严厉打击加班,提倡通过提高工作效率,做到在上班时间完成工作。
惠帝朝混日子,可加班也很严重啊(估计加班也没干什么正事,故意显摆自己“认真”)。
试想,如果你发现自己即便在上班时间完成了工作,也还是要被领导以各种各样的理由留下来加班,到某一时间才能走,在上班时间,你还会那么积极地工作吗?
你大概会想,不管我多么积极地在正常上班时间完成工作,我都要加班,那我还不如慢悠悠的,一边玩一边做。
频繁的加班严重破坏工作和生活的平衡,工作没有积极性,生活也缺少乐趣,总是感到疲惫,眼睛失去光彩。
快到正常下班时间也不开心,会想反正要加班;在假期前一天的下午,也不激动,会想晚上可能要加班,假期可能要加班。】
负责记录的钟灵韵写着写着,不由想:评论者是在说自己的情况吧?
写到“眼睛失去光彩”,钟灵韵的脑海里出现一双死鱼的眼睛——呃......连假期都不期待了。
太惨了。
何必这样加班呢?
蔡素不以为然:加班加班,说得多累似的。评论者不也清楚,惠帝时期的加班并没干什么事情,既然如此,那泡泡茶,聊聊天,写几张字,看几页书,舒展舒展筋骨,加班就加完了。这能叫加班吗?这是把休息的地点转移到府衙,不叫加班。
【是啊,没有那么规范认真的考核,工作是打发着做,因为这样混着,所以加班,然而加班也还是混着……
这样工作真的好吗?
虽然有时候大家会说,就想当咸鱼就想混日子,可实际上,还是希望能做出点成绩吧!
还是希望有成就感吧!
就算你原来是一个优秀的人,这样混着混着,也就变成垃圾呀!!天啊!
很可怕的!】
朱宣伊等人深以为然,大部分人都是容易受外界影响的普通人。
而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,否则孟母何必三迁?又何有近朱者赤、近墨者黑这句话?
有些官吏,科举进士,难道不优秀?
他们原本怀着秉公为民的清正廉洁之心,到了那贪污成风之地,却渐渐被染黑了。
甚至,即使他们不想黑,那个环境,周围的那些人,也会把他逼黑。
这固然有他不够坚定的原因,可难道没有环境的原因?环境的影响难道不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