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42章 天眼开(1 / 2)大厂女程序员回宋躺平度日首页

六月江南,难得一个晴朗夜晚。一架口径100mm,放大倍数最大在七十倍左右的望远镜终于稳稳架设在紫霄山山顶。作为它的创意提供者,王小楠正享受着头一个使用天文望远镜的机会。后面排着一大堆人呢。好在,这些人都是号称涵养之士。这才纷纷忍耐着度日如年、百爪挠心的焦躁,没有发出催促之声。

还好,前一阵子被沈括同学科普过一些天文常识,此时望天才不至于无目的地瞎看一气。左转舵15度,星河如一条闪烁银光的丝带穿过黑暗的夜空。无数颗闪烁的星星和云彩在深空之中,像漫游的诗人,美丽的无法形容。王小楠忍不住发出惊叹,搞得排队的人中,有人将袍袖拧得更紧。一个苏姓的年轻人更是不自觉地向前挪动两步,却被前面的那位一把拉住。只见那胖大和尚眼含不悦。年轻人只得知情识趣地退回去,歉意地一拱手:“在下唐突了”。

切回王晓楠的视角,她调整镜头角度,月球上的地质结构更加清晰的落入眼帘。心中感动,多么幸运我们有月亮,不仅承载许多诗情画意,待航天技术发展到可以脱离地球引力,月亮就会成为我们在太空中第一个落脚点。月亮上的一小步,整个人类的一大步。如果没有月亮,地球上又怎么会如此生动呢。兴奋雀跃之情,溢于言表。好吧,下次再也不在沈括说起天文时犯困了。

她这里看爽了。后面排队的那帮人要憋炸了。程老太爷刚要准备助跑,玄鹤老道一眼瞧见,乱子可不能开呀!立马施展道家步法,瞬移过来安抚,好说歹说给劝住了。

小楠这边发现,这架望远镜尚有些不足。虽然镜片是小六子出品,质量没的说,比那上好水晶还要纯净无暇,但是观看到的物象却有些微着色,在观看月球时便更加凸显这一问题。原因,猜想这可能与光线聚焦有关,回头还要改进一下。

近几日,玄真老道访问过几位老友,将这天眼吹得天上有地上无的。一时间一传十十传百,钱塘附近,但凡有些学问底子的人家,谁不知道紫霄观出了能窥天的神器。可是偏偏连日阴雨,好不容易赶上今夜好个晴空,大伙儿像赶集一样纷纷上了山。

王小楠也看到等候者众多,自己嘛,何必与大家抢这个机会。看了一会儿,便让开了。后面是位中年文士,他上前来之前,还不忘向后面众人拱手施礼,礼毕便凑近目镜向空中瞧去。望远镜的方位角度都未做调整,他所看的仍然是月球表面,只片刻,此人已是泪水涟涟,口中呢喃:“没有广寒宫,也没有嫦娥。那冰轮确实冰轮,只有灰蒙蒙一片山石,我梦破矣,破矣。”呼喊一声,踉跄着离开了那伤心地。

又上来若干文士,以“天眼”观星之后,各人表现各不同。有的人遥望到远比肉眼看去更为壮观绮丽景观的,当场饮酒高歌、吟诗作赋。有的则长叹落泪,似乎被破了魅,一时心中感慨,沉默地坐在一旁,重整自己的思绪。轮到那位忍步不前的苏姓青年时,一旁协助调整仪器的沈括向此人一拱手:“苏兄,我便知你定会来此。”青年还礼,也不多客套,指定东南、西北、正北,多个具体方向与角度,请沈括帮忙调整。后又请教了调整办法,便自己着手尝试,看起来便知是天文方面的专家里手。此人身旁一位伴读,手持小楷,随着这青年口诉,急刷刷落下书记。后面排队者见这架势,大家反倒安静下来,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