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543章 罢兵言和(1 / 2)欢喜鸳鸯,决战大明帝国首页

多尔衮在得知勒克德浑,从马超那里带回来的谈判结果后,并未仓促抉择,而是决定亲返盛京城。

他深知此次谈判关乎清国命运,皇太极意外驾崩后,清国内部的政治环境动荡不安,就犹如一盘散沙,亟待重组整合。

他期望能借商议谈和条件之机,重塑清国上层的权力架构,稳定八旗贵族们的情绪,以保清国根基稳固。

而在多尔衮的心底深处,更有着对清国皇位的觊觎,他渴望成为那个力挽狂澜、引领清国走出困境的一代圣君。

即便是自己不能达成心愿,无法顺利登上皇位,他也决意要全力阻止豪格染指皇权,守护住自己手中的权势,不容有失。

在盛京城中,一连几日,各方势力明争暗斗,暗流涌动。

多尔衮审时度势,为制衡豪格,最终公开宣布放弃对皇权的争夺,同意与代善、济尔哈朗、多铎等人携手联合。

共同拥立年仅五岁的小福临为帝,如此一来,清国内部激烈的权力争夺局面得以缓和,豪格一派对于皇位的勃勃野心,也暂且被压制住。

第二次谈判结束后的第十日,多尔衮亲自携带清国国书,奔赴多伦镇面见马超。

一路上,他思绪万千,深知此次会面至关重要,自己哪怕要承受诸多侮辱与压力,他也将会在所不惜,努力为清国争取到最大的利益。

多伦镇内,营帐之中,多尔衮见到马超时,当即就恭敬的屈膝跪地,叩拜道:

“外臣,叩见中华帝国皇帝陛下。”

马超听闻多尔衮亲自来了,心中不禁对这位在历史上声名赫赫的人物,涌起浓厚的兴趣。

他的目光落在多尔衮身上,见他身高约一米七,身形魁梧健壮,面容英武不凡,四方脸上浓密的大胡子肆意生长,带着一种别样的威严,颇具富态之相。

“多尔衮,你带来的国书朕已看过了,皇太极很有诚意,朕对此书并无异议。

但朕以为,清国向中华帝国称臣一事,并无必要。

你回去转告皇太极,朕无意干涉清国内部统治,也不想卷入你们与明国、朝鲜、日本之间的纷争纠葛。”

多尔衮听闻此言,心中豁然开朗,瞬间就洞悉了马超的意图。

他意识到,马超所图果真只是蒙古草原,并无窃取辽东土地的野心。

而且从他的话语之中,还表明对清国统治朝鲜的默认,以及对清国与日本贸易往来的包容态度。

甚至清国与明国之间的战事,马超也表明了不参与、不干涉、不阻止的明确立场。

多尔衮心怀感激,他抬头看向马超,眼中满是敬意,再次叩首道:

“外臣代吾皇谢陛下隆恩。陛下此举,实乃我清国之福泽,亦是辽东百姓之幸事。”

马超微微颔首,双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,放缓语调说道:

“多尔衮,你且起身说话吧!

虽说朕无意干涉清国内政,但在这草原之上,朕已颁下旨意,将会设立行省与县制,推行编户齐民之策,大力弘扬我中华礼仪文化。

朕期望日后,清国能与蒙古国之间和睦共处,开辟商道,使双方贸易往来繁荣昌盛,达至互利共赢之局面。”

多尔衮缓缓起身,双手垂立,毕恭毕敬的回应道: